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作为预防电气火灾的重要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误报现象,给用户带来困扰。将深入探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误报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误报原因
(一)线路布设与接线问题
零线穿反或未正确穿过互感器:在安装过程中,如果零线穿反或未将同一回路的火零线一起穿过互感器,会导致探测器检测到的电流不准确,从而引发误报。
零线重复接地或混用:互感器用户侧零线重复接地,或零线、地线混用,会造成人为漏电,使探测器误报。
线路串电或跨区混用:同一配电箱内不同路监测的电流互感器后线路串电,或不同配电箱出线的零线跨区混用、并接或间接搭接,都会影响探测器的正常检测,导致误报。
(二)设备与系统问题
设备质量与功能缺陷:部分探测器产品未经国家级检测机构检测,未获得CCC证书,存在设计缺陷,不能抗适用场所中的磁场干扰,导致误报警。此外,供电系统中的设备启动时会产生容性或感性电流,而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未能将其过滤掉,也可能使探测到的剩余电流达到报警值。
报警阈值设置不当:剩余电流报警阈值只能人工设定,一般是现场安装监控系统前,通过钳形泄漏电流表测试出配电回路中的最大剩余电流值,然后按照国标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经验设定一个合适的值作为报警阈值。然而,配电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合成剩余电流是变化的,幅值和方向均会随着各项负荷电流和负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固定报警值很可能造成漏报警和误报警。
(三)环境干扰问题
电磁干扰:探测器安装在密集的高低压配电柜、大型网络通讯设备等电力设备附近时,这些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场,对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抗扰能力有较高要求。如果探测器抗干扰能力不足,就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误报。
谐波干扰:变频器等设备产生的谐波可能会干扰探测器的正常工作,使其检测到的剩余电流出现异常,从而引发误报。
二、解决办法
(一)规范线路布设与接线
检查零线穿法:确保零线正确穿过互感器,同一回路的火零线一起穿过互感器,避免零线穿反或未正确穿过的情况。
杜绝零线重复接地与混用:检查互感器用户侧零线是否存在重复接地或零线、地线混用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
排查线路串电与跨区混用:对同一配电箱内不同路监测的电流互感器后线路以及不同配电箱出线的零线进行检查,杜绝线路串电或跨区混用、并接或间接搭接的现象。
(二)优化设备与系统
选用合格产品:选择经过国家级检测机构检测、获得CCC证书的探测器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功能符合要求。
合理设置报警阈值: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剩余电流报警阈值。可以考虑采用智能化报警阈值设置方式,使其能够根据配电系统中负荷电流和负荷性质的变化实时相对变化,减少漏报警和误报警的发生。
(三)降低环境干扰
增强抗干扰能力:在探测器设计时,采用滤波电容以及在软件程序中加入滤波程序,增强其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在安装探测器时,尽量避开密集的高低压配电柜、大型网络通讯设备等电力设备。
减少谐波干扰:对变频器等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滤波处理,减少谐波的产生和传播,降低对探测器的干扰。
-
公司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碧眼社区华强创意产业园3栋B座706
-
公司总机:181-2396-0171(微信同号)/199-2876-8119(微信同号)
-
微信扫码添加